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 日期:2016-01-20

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

 


  刘文强
  (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条通道,提出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涉及65个国家,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更广泛、更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德国是“一带一路”北线重要节点,与我国合作领域空间广泛,两国政府间有许多投资渠道,产业、市场、资本、能源的对外深度融合,高水平的引进来和大规模的走出去,为中德中小企业跨区域合作提供机遇,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品牌,进而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地位。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发展方针,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非常吻合,比如说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两大理念,成为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向高端化发展的关键支点。我们规划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等五大工程,提出了新材料、电力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重点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主线,目前正在做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案,尤其是围绕五大工程建设,比如说第一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主要瞄准制造业创新、战略实施等,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指出了潜在的合作领域及方向,其中提出的三个十年目标:第一个10年,力争到2025年进入到制造业大国的强国之列,2035年进入到制造业强国中列,到2045年进入到制造业强国前列,所以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将是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重要潜在平台。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和我国推进智能制造在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国情不同,所实现的路径存在差异。我国已通过智能制造工作组会议正式提出,建议在工业机器人、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增材制造(3D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德方企业更重视通过中德合作为企业带来实际利益,德国企业对于中德开展智能制造(工业4.0)合作很支持,希望找到更多着力点。政府层面提出了很多领域和构想,德方企业希望能够设置一些具体的项目,让德国企业能参与其中,双方合作推进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马丁。施舍勒
  (德国凯沙战略咨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


  “工业4.0”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什么是“工业4.0”?如果在网上搜索,会看到许多答案,有说它是市场宣传的概念,是一个战略或者未来的一个工程;有说它是德国制造业的信息化……相对于美国对“工业4.0”的设想,则更多是强调分散生产、服务和生产链,并希望融入更多的相关方。

  我认为,“德国工业4.0”首先就是过去几年发展十分迅速的IT行业,包括智能生产、机器人、空间物理的信息系统、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机等自动化及个性制定的领域,这些构成了我们对“工业4.0”的初步认识。而面临一个充满互联网的世界,IT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几乎面面相关,怎么利用好“工业4.0”呢?在德国,“工业4.0”的关注焦点主要是生产制造业,而美国则更多地关注一些IP行业、IT领域或是数据流,当然还关注自动化生产及其他软实力方面。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整个生产,实质上是软件、硬件和我们的交流以及互联各个方面交融在一起。而美国现在的“工业4.0”亮点应该是IT行业,这点很好地在全球市场上体现了,不仅仅是销售,美国关于IT行业的生产、生产链在全世界都占有领导地位,同时也有更多的美国非盈利的机构、企业进入其中,共同参与美国“工业4.0”的推进。


  塑造“工业4.0”,我们需要德国政府、学术界、行业协会等一起共同参与,当然还要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整个进程当中。那么在这个起点上,“工业4.0”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构建成为一个使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能够共同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我们公司,会举行专门的研讨会共同讨论IT领域等关于“工业4.0”的问题。这让我认识到,“工业4.0”这一平台资源又提供了非常好的讨论基础,让我们更明确现在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关于推进“工业4.0”我们能够贡献什么。


  实践“工业4.0”需要更加务实。几年前,从科研方面,公司已经开始提出“工业4.0”这样一个理念,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认识到“工业4.0”实际上需要更大的背景,需要整个城市的工业发展、教育合作伙伴的密切互助及更有创新力、领导力的人才,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政策及企业内部环境和文化的转变。最后,我们还希望企业的管理人才能与员工更好地进行交流,敏锐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国新制造与中国新质量

 
  程  虹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代表中国的经济学家,第一次跟大家比较全景式地展示一个非常完整的调查——我们历经4年时间,由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广东省政府和企业家尤其是揭阳市政府支持之下,于去年10月份完成了这样一项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企业调查。这一调查结果,将告诉大家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广东正在发生什么。


  我们选取中国最具制造业特征的广东做我们的样本对象,广东占了我们国家工业的百分之十九点多,而且它是中国最早发生转型升级这样一个特征的地区,所以研究广东的制造业,对中国的制造业,乃至对世界的制造业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调查的内容包括生产状况、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各项财务指标,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份额或汇率的变化以及行业的结构、区域的分布。这一次调查包括揭阳等18个地区共500多人,对整个揭阳市的工业情况、劳动力情况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新制造和新质量的真实现状。一是企业增长速度趋缓效益趋稳。二是劳动力的供给状况非常严峻。当前,我们很多企业还指望靠劳动力的低成本来获得收益。但我认为,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走质量创新型道路。三是企业呈现全方位的结构性调整,呈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结构性退出、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下降。四是要素成本上升与产能过剩并存,呈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幅度非常大、资金成本上升、行业产能过剩等。因此,我们必须要走一条创新型的发展道路。今天的中德金属生态城,它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园区,更呈现一套新的发展模式。
  其次是中国新制造与中国新质量所面临的问题。一是劳动力成本增长速度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二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学习效应边际递减,技术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三是企业家能力不足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短板。同时,政府管制的强度也与企业的利润负相关。我们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再次是中国制造与中国质量出现一些新的趋势。调查完之后,比调查之前我们的心态明显从沉重转向轻松,甚至我们在明显地转向自信,中国的企业在凤凰涅槃。一是劳动力型制造业正在向人力资本型制造业转变。现在,中国企业人力的资本的投资在不断地上升,已经出现了高劳动力成本高回报的良性循环。二是速度依赖型模式走向质量驱动型模式,这才是真正的新常态。三是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制造业转变。四是工业2.0和3.0为主向2.0、3.0、4.0并行转变。五是从非包容性增长向包容性增长转变。


  今后在政策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政策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向“供给管理”为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二是在制度上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三是加快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加快落实标准化体制的改革要求,将团体标准作为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企业直接在产品标识中标明所采用的团体标准。四是生产方式要转向工业2.0、3.0、 4.0并行发展。



    迪特。洪德
  (德国联邦雇主联合会名誉会长)


  未来,只有培养出真正有实力的、有才干的年轻人来开展各领域的服务,才能为中德两国或者其他国家奠定一个更好的制造业基础。这次研讨会,我想和大家分享德国在职业基础教育领域所做的一些基本情况。


  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就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质量、信得过的产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工业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取得成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特别在企业发展中,双元制职业教育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所谓“双元制”,就是实践部分在企业,理论部分由职业培训的学校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来完成的。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还细分了5大不同领域、328个不同的职业教育种类,同时与商会协会等社会伙伴共同决定该教育模式所适合的更多职业。比如说金属制造、电器行业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中,职业也是有不同选择的,目前一共有36种不同的职业类型,学习模式、收入都有所不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基础的职业教育,不是广义上的职业教育,事实上企业需要支付的很多,包括学生工资、工厂设备更新、培训人员和考试的费用支出等。另外,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德国商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主要是负责组织考试,包括初次考试和中级考试。


  说起德国在墨西哥子公司的案例,我认为其中的成功经验对中德金属生态城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当时我们和德国在墨西哥的商会形成合作,也和德国的教育部、经济和能源部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按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墨西哥进行培训的方案。其中开始时最主要的开支就是要把所有的材料翻译成墨西哥语。培训场地大概700平方米,初期建设投入达到几百万美元。2012年招了第一批学生,共30名,不仅有德国的老师,同时也聘请墨西哥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师按照德国的教育模式培训他们。2015年,有25名学生顺利毕业,拿到模具机械师、工业机械师等资格证书。不过按照合同规定,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要在支付他们培训费用的公司工作至少3年。


  我觉得这样一种模式非常成功,我希望在中德金属生态城,能快速地把墨西哥取得成功的模式搬来,实行职业教育培训。因为进驻中德金属生态城的中国、德国及欧洲企业成功投产后,将急需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来实现自身企业的成功。


 
  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德中小企业合作


 
  袁有楼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在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制度都是向德国学习的,渐渐地我们也发现中德两国很多原则和精神有相似之处。


  从全国的角度来讲,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十二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呈现知识产权申请和拥有量增长较快、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增长、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有所增强、知识产权事业基础更加坚实等特点。广东关于知识产权的数据均保持在全国领先的位置。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尤其是在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方面,是全国增强最快的省份。同时,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趋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等都充分展现了良好的进展。


  知识产权保护虽然是一套法律制度,但是在执行中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等多方完成,中介机构的体系建设、完善将是知识产权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从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协同机制、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能、拓展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体系、完善“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新业态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等8方面推进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015年5月,省知识产权局同意在中德金属生态城设立“中德(揭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试验区”。对于中德金属生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设想,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包括管理体制的完善和维权中心的建设,通过知识产权执法力量进驻园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在中德金属生态城,省知识产权局将积极引导和支持一些知识产权的服务机构进驻,同时建设信息平台、数据库等相关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满足园区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三是推进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特别是跟德国方面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让中德中小企业家多交流、多了解,克服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些分歧,从而更好地合作。


  关于国外企业家特别关注的,到中国投资、办厂知识产权能不能受到保护这一问题,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这里请德国朋友放心,你们进入中国、进入揭阳、进入到园区(中德金属生态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肯定是能够获得最好的解决的。
 


  德非思
  (中德金属集团(德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活动,并听到很多有意思的、非常实用的一些建议,也使得我们能够在这方面的领域加强合作。在过去几个月之内,德中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不仅仅是大型企业,而且更多的合作就在我们的中小企业之间展开。


  我觉得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德国的,其实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一方面,中国企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更多的知识,也愿意更多地开放自己的市场。另一方面,德国中小企业需要一个新的、有潜力的市场,去倾注他们的力量。


  要进入一个新兴未知的领域,很多德国中小企业家会抱着一个比较谨慎、比较怀疑的态度。而中德金属生态城,为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走进对方市场的可能。首先,与过去和其他地方不同,中德金属生态城拥有一个非常统一的整体规划。如科研、生产等。其次,是有全面的营销机构。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的迅速发展,德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B2B、B2C的方式,更好地推广销售产品。三是基础教育。中德双元多轨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引入,这不仅在中国企业起到带头作用,也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非常好的机会。四是融资和投资环境。比如通过传统的投资还有工业租赁借贷等,而许多中国的大型银行的入驻,又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融资渠道。五是生态。中德金属生态城的特色就是生态性。我们竭力地去争取让德国企业按照他们的期望能够实现一个非常绿色的生产。


  此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规范,更多的成体系,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许多德国企业非常看重的问题,就是要确保他们企业的机密的安全不会受到侵害。而中德金属生态城一直强调的,就是在政策方面、法律方面一直在努力加强,不断为德国企业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框架条件。而我们在德国比如斯图加特成立了相应的代表处,直接和德国企业进行对话、咨询,这正是德国企业所需要的。这些德国中小企业到中国来、到揭阳来,我们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计划,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我觉得,这是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的一个非常良好的机会。


  今天,中德金属生态城为德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相信,在广东省及揭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德金属生态城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一个作为中德中小企业之间合作的典范。


  整 理:陈锡辉 李桂莹 林文君 许佳曼 黄桂凤 陈奕纯 林湧涛


    摄 影:郑楚藩 卢泽鸿 林洁松

 

公司地址:广东省揭阳市宏和大厦20-22楼 邮政编码:522031 联系电话:+86-663-8766216 商务传真:4008875666-159888